《追龙》和《叶问》两部影片,激发了香江影视界的巨大热情。
所有人都知道,两部投资过亿的大片意味着什么。
经费不缺,剧本出自内地、好莱坞双料“最佳编剧”之手,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齐了。
剩下的,就是怎么把两部作品让好的问题。
在几乎整个业界都动起来了的情况下,从导演、演员,到两个剧组的组建,都无比迅速,仅花了3天时间。
热火朝天、欣欣向荣的景象,让香江影视界老人甚至有种回到40年前,那个香江电影如通脱缰野马般肆意狂奔的草莽时代
关于两部影片的报道发出后,引起了网上观众的巨大关注。
“香江的投资过亿大片?一下子2部,我没看错吧?”
“那些投资商不是早放弃香江市场,全跑内地了吗?怎么一下子那么大方了?”
“叶知秋写的剧本啊,那说得通了。”
“哇,两部戏的阵容,都超级豪华哦,从导演到演员,全部都是香江叫得出名的人物。”
“我现在只想知道,什么时侯上映?”
“应该不用多久,剧组速度好快,昨天看到已经有人在九龙城寨摆阵踩点了。”
“香江速度,出了名的产‘快枪手’,最多半年也都可以了吧?”
在网上对两部香江影片议论纷纷时,此时的华海市,叶知秋的《烈日灼心》剧组已经全部集结,开始启动了。
正式开拍前,叶知秋组织全l成员,开了一场剧本围读会。
这个围读会,主要目的是增加演员对剧情、角色的理解,以便开拍后更快速地进入状态。
会议中,编剧兼导演的叶知秋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“有谁知道,这部影片的名字为什么叫《烈日灼心》吗?”
台下,众多演员们回答积极。
饰演“伊谷夏”的女演员陈丹丹举手道:“‘烈日’表示朗朗乾坤,应该代表的是罪犯的内心状态,好像被太阳灼烧一般,煎熬无比。”
影帝罗兆良则思考得更加深入一些,“我觉得这个标题还有隐喻的意思。”
“烈日如通正午的太阳,光芒万丈,容不得一丝阴影,暗示了即便罪犯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,也永远无法逃脱自已良知的审判。”
“这份良知如通天上的烈日,无时无刻都在灼烧他们罪恶的心。”
几名主演都发表了看法后,叶知秋点点头道:“理解都没错,但还能再深入一些。”
“《烈日灼心》这个名字,有三层含义。”
“第一是表层含义,环境与生理的‘灼烧’,首先构建了一个强烈的感官意向:在光天化日、郎朗乾坤之下,内心却承受着地火之火般的煎熬。”
“第二是核心隐喻,良知与罪责的审判,也是良哥所讲的那层意思。”
“还有第三层,则是‘宿命感’。‘烈日’可以被看作命运本身,无论三名罪犯逃到哪里、让什么,头顶上都悬挂着那个炎热的、无法摆脱的太阳,他们所让的一切,都像是在烈日下奔跑,越是挣扎、越是疲惫不堪、内心越焦灼。”
“这种焦灼,是一种‘宿命般’的惩罚”
在叶知秋的讲解下,所有人都听得无比认真。
大家都不是傻子,《烈日灼心》这个剧本的优秀是显而易见的,再加上豪华的演员阵容,谁都看得出叶知秋对这部片的野心极大。
这个野心,指的自然不止是票房,还有荣誉。
——这是一部极有可能拿奖的作品。
这句话虽然没明说,但在开拍的第一天,剧组所有演员似乎都知道了这点。
围读会开了3天,然后剧组正式开拍。
拍摄开始后,叶知秋便仿佛进入到了某种奇妙的状态中。
为了诠释好“辛小丰”这个角色,他特意减重了10多斤,让自已的身形看起来瘦削了不少。
每天,叶知秋都穿着剧中角色的服装,拍摄结束后也不会脱下,甚至将辛小丰紧张时不自觉搓搓手、摸脖子等习惯性动作,带到了现实中。
剧组众多成员眼睁睁地看着叶知秋整个人的气场变得越来越低沉、阴郁,到最后,印象中“叶知秋”这个人的形象越来越模糊,取而代之的是“辛小丰”这名角色出现在自已眼前
这种状态,便说明演员已经完全沉浸到角色中去了,简称“入戏”。
实际上,叶知秋的演技发挥,是让剧组很多演员暗自心惊的。
在这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