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两寿送去衙门给各个老爷和六房吏员的礼花了多少银子。每一项都说得清来处,每一项的数额也都不真。
之后谢九九就不问了,人家给多少她就让她娘收下多少,问多了夹在中间尴尬的只有潘掌柜。
人家每年从云客来拿的工钱都是有数的,能替自己守住饭庄正常经营不走了大样子,就很难得了。
但云客来是自己家的,这三年让掌柜和谢家族人代管是逼不得已,日后总是要拿回来的吧。
谢宝柱拿云客来的银子上下打点到处走关系,得了人情的是他和族里,至于自家可是一点光都没沾上。就是云客来,在外人眼里以后到底是谁的产业都还难说。
每年年底拿到手的那一百多两银子,要说单纯过日子是绰绰有余。
要维持像家里以前那样的生活也不难,可要像爹爹在世的时候那么上下打点维持住人情关系,就只能动用家里的积蓄了。
守着孝的人家不好太高调,尤其像自家这种没了当家的爷们只剩下妇孺孩子的,稍微高调一点被族里抓住了把柄,有道理也能叫他们搅和成了没道理。
谢九九早就想好等脱了孝就得去族里一趟,没想到人家比自己着急,这才大年初一就先上门来了。
“姐,他们今儿来肯定没好事,你说这事怎么办。”
“不着急,等过完年我自有我的办法。”
谢文济还想再问你的办法是什么办法,被黄娟摆摆手给拦了。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,谢九九这会儿看着神色如常其实是强压着火气,大过年的,可别再把这小祖宗给问急了。
黄娟和谢文济一想起族里人那些做派,晚上的饭都没吃好。
谢九九却还能笑着劝她娘赶紧多吃些,要不然等到睡觉前饿了再吃,肯定要长胖的。至于老二她就不管了,十三四岁的小郎君了,饿了自己弄吃的去,肯定饿不坏。
看着大女儿这幅万事不往心里去的样子,黄娟没好气的戳了她两指头。等到晚上真饿了,到厨房做了甜酒冲蛋端到女儿房里时,黄娟又抬手去摸自己戳过的地方。
“娘,明天去外公家吃饭,东西都准备好了没。”
“年年都过去,这些事不用你来叮嘱。”
滚烫的糯米甜酒冲入搅散的鸡蛋里,一边倒一边把鸡蛋搅散成絮状。
黄娟舍得放鸡蛋,做出来的甜酒冲蛋就特别稠,冲好了再加一大勺冷甜酒糟和提前煮好的汤圆,香香甜甜的别提多好吃了。
“白天老二问你,你说你有办法,有什么办法不能提前跟娘说说。”
“那不行,有些法子现在说出来就不灵了。得先看人家出什么招,我才好见招拆招。”
汤圆是黑芝麻馅的,甜丝丝又带着芝
麻香,给谢九九的碗大,一碗里装了八个汤圆。谢九九一口一个吃得眼睛都眯起来,好似白天的事她是真没往心里去。
“还见招拆招,我还不知道你,先礼后兵,讲道理讲不过就耍横,要是耍横还没用就拼命,是不是。”
这些都是谢德昌在世的时候抱着女儿哄的时候说过的话,那时候黄娟只当笑话听。回头还跟丈夫说,那么丁点大的小孩动什么不横不横的。
谁知女儿像爹,闺女越长大就越像丈夫。瞧着见谁都先带三分笑,其实不管做什么心里都已经把那道线给划下来了。
没过她那道线怎么都好说,要是非要踩着她底线,那就瞧着吧,甭管想什么法子,她都得叫那人吃亏认栽不可。
谢九九被她娘念叨也不嫌烦,吃完甜酒冲蛋把空碗放回厨房,拐弯就进了黄娟住着的正屋,非要跟她娘挤在一个被窝里睡。
按着习俗,初一在家过年,初二回娘家吃饭。不管谢家那些人心里打着什么小算盘,该过的年还得过。
次日一早,黄娟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,家里大哥二哥两口子都在,只有老四黄河带着媳妇回她娘家那边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