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三章 乙未战争(1 / 4)

1895年四月初

长达快一年的战争终于结束,清朝战败,但在台湾这没甚么实感,因为完全没被波及到。

昭娣听闻这消息时喜极而泣,这几个月来昭娣总是闷闷不乐,问她也不说,有时还会听见她在房间内偷偷的哭,施少麒终于不用在出这么远的海了,谢府也是一片热闹,终于能够回到以前的生活了,在打下去珍宝洋行都快收掉了。

那时谢老爷还调侃道要不就把店收了,换卖黄玉仪和昭娣做的绣线花。

施少麒回来那天,昭娣早早就等在港口,当施少麒下船时就见到笑的温婉的昭娣,头上还簪着他送给昭娣的茉莉绣线花。

施少麒快步走着,越来越快、越来越快、甚至跑了起来,将昭娣抱个满怀时施少麒的心底才踏实起来。

“阿昭,我回来了。”

语气哽咽,身子微微颤抖,昭娣伸出手回抱住他,手掌在他背上安抚性的拍了拍。

“嗯,欢迎回家。”

自从施少麒回来后,他与昭娣能够说是如胶似漆、形影不离,到哪都要带上另一个人。

“阿昭,你瞧瞧我做的绣线花。”

施少麒抱着一只漆盒走进工作间,来到昭娣身边。

彼时昭娣正在用两条不同顏色的丝线来做缠绕,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停下要不然丝线会松掉,两条顏色的排列也会乱掉,只好对着施少麒说。

“你先等等,我完成这片叶子便好。”

施少麒在他身旁坐下,好奇的问道。

“为甚么用两条绣线一起做?”

“做大的花朵时因为线接触的可以比较大,所以比用一条线能够更快、更准确的做出来。”

施少麒看着昭娣手上的叶片,分明就是小板型的。

“但阿昭你手上的是小纸片啊!”

“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点,用两条绣线及以上,都能够让做出来的成品看起来较为厚实,因为每条丝线互相碰到、交叠的机率变大了,所以就让它有不一样的样貌。”

施少麒一脸崇拜的看着昭娣,在他不在的期间昭娣也成长了不少。

“阿昭你好厉害喔,下次也教我这种方法!”

绕完最后一圈,剪下多馀的丝线,昭娣才看向他。

昭娣看见他一手托着腮靠在桌子上,紧紧地盯着自己,她摸了摸脸没发现任何东西。

“怎么了?我脸上有东西?”

施少麒摇了摇头,他不会跟她说他喜欢看她专注时的样子。

“阿昭你还没回答我呢!我也想学双线缠!”

看向一旁的盒子,昭娣回答。

“先来看看你基本功如何吧?”

将盒子打开,里头装了许许多多的绣线花,但里头的成品都比施少麒送的茉莉发簪还要来的糟,换句话说那支簪子就是施少麒现在的极限了。

但是昭娣还是给予了肯定,毕竟施少麒是在摇晃的海面上做的。

“整体来说还不错”

施少麒得到昭娣的夸奖十分开心,忍不住抱住了昭娣,但昭娣还未说完。

“不过,你还是得继续练基本缠法。”

施少麒身形瞬间僵硬。

这种平静的日常没有持续多久,四月十七日一条消息又让整个台湾不安起来。

今日谢老爷一进家门黄玉仪便发现他表情似乎不太对,她赶紧起身迎了上去。

“老爷,发生了什”

还未等黄玉仪说完,谢老爷就俯身在黄玉仪耳边说了什么,听完黄玉仪瞪大眼睛,声音颤抖。

“老爷,消息对吗?”

“嗯!千真万确,清朝将我们割让给日本了。”

晚上用晚膳时,谢老爷也向昭娣与谢书礼说了这件事,饶是如谢书礼也被惊得动作一顿,这对台湾来说属实是无妄之灾。

这几天大家都人心惶惶,但过了十几日发现不只是清朝连日本也没有动作,听说有人跑去问了官员,但只被喝斥别胡乱散布谣言就被赶了出来。

眾人的心又慢慢的安稳下来,认为清朝应该还未放弃台湾。

“依你看这件事如何?”

问话的是裴公子,今日张诗夫妇与昭娣、小青姐妹俩,还有施少麒、谢书礼齐聚在茶楼二楼隔间中,问的是这年龄、学歷最高的谢书礼。

谢书礼看了一眼小青,难得脸上没有笑意只馀严肃。

“我认为不可掉以轻心,毕竟两国间的协定都已盖章签字了。”

“我赞同,这次清朝的沉默太奇怪了,如果真的没割让不应该要把流言剷除吗?”

施少麒盯着昭娣的背影说道,昭娣从来到这隔间时就一直望着窗外。

“那倒也是,但我们要在这坐以待毙吗?好不容易能够跟附近贸易了,现在又冒出一个程咬金!”

裴公子咬牙切齿,几人都沉默着,显然现下只能静静等待了。

“阿昭,你在看什么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