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纸一点一点,被燃烧的火焰烧成灰烬。
“我还愿唤你一声‘皇妹’,如今,我只想再问问你。”
“皇妹,所以你现在是站在昭王那边,是么?”
萧祺的语气依旧平静,只是看向萧九矜的目光中带了几分审视。
“……不。”
萧九矜沉默片刻,亦无畏坚定的对上他的目光。
萧祺的一番话让她有些恍神,萧祺并不是什么恪守成规的人。她本以为,凭着萧祺与许芸的深情,萧祺知皇帝所为必会不满,亦容易被劝服。
但她此时才不禁感慨,萧祺到底与她不同。
他是堂堂正正的三皇子,哪怕是宫女所出亦被皇后养在膝下,更因其有难得的“领兵之能”被赐号为“宸”。
萧祺受过皇帝的宠爱与重视,大周历来重视孝道,再加上他本就是温良的性子,自不可能因为一点龃龉便背弃父亲的立场。
“——我不站在哪边,我只站在自己这边、站在天下百姓这边。”
于是,萧九矜放下那些算计,正声道。
“我与昭王,无夫妻之实,亦无夫妻之情。”
她说。
“只是这数月来在昭王军中,又随他去过罗夗,知晓他不回京不过是因为如今罗夗王庭内暗潮涌动,有人已布下针对大周的局,只待时机成熟便要下手。”
“在外敌当前,我想,陛下与昭王应暂缓矛盾放下成见,一同护卫大周百姓。”
萧九矜望向萧祺,真挚地说道。
“——昭王说,若三哥愿带兵驻守北境,他便也会将听从朝廷调度的士兵留下,仅带亲卫回京。”
她将面前的一沓书慢条斯理地一本本平铺开,这些书大多均是兵书且早已陈旧被翻阅过数遍;哪怕萧祺实际上并不擅长于此。
与许芸相处的日子里,萧九矜早已发觉谋兵布阵、上阵杀敌乃许芸所愿;她虽不知最初是何状况,却知萧祺顶着风险让许芸顶替自己,绝非出于私心。
或许是实现爱妻的心愿与为天下计兼有之。
“三哥心怀天下,定不会因所谓立场或是畏惧父皇威严,弃北境百姓于不顾。”
萧九矜眸光莹莹,认真道。
“——宸王殿下!那……昭王带人来了,如今就在军营外。”
萧祺沉默不语,她还未等到他的回答,便听见营帐外传来高声通报的声响,随后一人便进了帐,向他二人行了个礼。
于是萧九矜便见萧祺倏地起身,拧起眉毛,出声问道:“昭王带了多少人?”
第22章 回家 “食色性也。”
“嗯……大概四五个?”那侍从挠了挠头,说。
“……”
萧祺沉默了一瞬,似有些无语。
“他有说是来干什么的吗?”萧祺揉了揉眉心,问道。
“没有。”那侍从摇了摇头,面露难色。“昭王和那几个亲卫都骑着马穿、提着剑,我们没人敢上前去。”
“你下去吧,我过去看看。”萧祺看了萧九矜一眼,后者摇了摇头,表示她也并不知晓此事。
“你说的事,让我再仔细考虑下。”萧祺说。“我出去看看,你要不也一起来吧。”
萧九矜点点头,随着萧祺走出营帐。那位年轻的副将抱着胸靠在帐外不远处的木栅栏上,正看着军营外的方向;萧九矜与萧祺路经他身边,那人也只是微微侧目瞥了他二人一眼,并未行礼,甚至也未有任何表示。
而萧祺更是看也没看他一眼,直径带着萧九矜路过。
“见过宸王殿下。”
谢绍带着几位侍卫等在皇军军营外,见萧九矜与萧祺向他们走来,谢绍翻身下马,平静问候道。
“不知昭王前来,有失远迎,见谅。”萧祺亦做揖回礼。“不知昭王此番前来,是有何指教?若得空,不妨入我营帐一坐。”
“不了。”谢绍笑笑,目光划过萧祺停留在萧九矜的身上:“只不过是时辰有些晚了,我想,殿下该放我军的‘使臣’回来了吧。”
“……九矜。”萧祺默了默,望向身侧开口:“今日,我便不送了。”
萧九矜“嗯”了声,小声对谢绍说自己来时的马匹还暂停在萧祺军营里。谢绍低声吩咐了句,随行的一人便跑去将那马牵来。
萧九矜来到皇军军营时是早晨,如今已是黄昏时分。
夕阳西照,柔和温暖的阳光撒在雪化了大半的白土上,映照出了几人的身影。
少年夫妻骑着马并肩而行一路无言,随从们则识趣的远远跟在他们身后。
马蹄落在雪地上溅起银色浪涛,萧九矜拉着缰绳的手微微一滞。
“怎么了?”谢绍见她的马似顿了一瞬,骑在马上回头。
她没说话,只是摇了摇头,拉紧了缰绳跟上了谢绍的步伐。
…………
等了整整五日,萧九矜在谢绍军营中终于等来了萧祺的回信;他答应了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