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922节(1 / 2)

只要脑子没问题的,基本上都会同意。

就是把自己住的那间房子和曲颖的房子互换,这个比较麻烦,得找街道办那边。

可能还得孙主任出面。

不过这个等曲颖从那边回来了再说。

思绪间,就听王秋菊在那里嘀咕着:“怎么曲颖的事情都是你小子先知道的?”

“哎,别忘记了,以前曲颖粮本丢了,那是我找到的,再说了,我和她年龄差不多,更加有共同语言,再说了,你们一个个的都带着异样的眼光看人,人家和你们没话说,这不是很正常嘛!”

听到这话,王秋菊瞪了他一眼:“我什么时候歪眼睛看人了?”

“切,还说没有,那你没事让我别和曲颖扯在一起什么意思!!”

说完不管王秋菊,把小秋放下,直接回去屋里去了。

惹来王秋菊一阵的白眼。

……

曲颖离开了,杨小乐除了去索爷那边跑跑,林俊生那边送东西,偶尔去乔燕那边看看。

顺便给曲颖的房子打扫一下,感觉缺什么就添置一点。

平时也就是出去溜冰玩玩。

时间渐渐来到了大年三十。

这天早上,一家人全都早起,迎来了65年的最后一天。

也就是杨小乐口中最后的一个春节。

“小乐,你怎么也买这个啊!我琢磨着明年再换呢!”

杨小乐正在和大哥挂中堂画。

王秋菊嘀咕了一下。

任何一段时间都有流行的东西。

以前的中堂画都是是:天地君亲师位,仁义礼智信。

或者其他对联,中间是一副廉价的印刷版水墨画。

现在不少的人都是挂的老人家的长款中堂画。

她是准备明年换的。

杨小乐和大哥在那里挂画,笑呵呵的说道:“别人都挂了,今年咱们也挂,省得到时候再换了。”

两人合力将东西给弄好,跳了下来。

看着香案上的香炉,杨小乐看了一眼,这是最后一次用你喽。

将香炉归置正位置,把蜡烛准备好了。

至于对联,自然是他自己亲手写的:自力更生创大业,艰苦奋斗展宏图。

也是和中堂画遥遥相应的一个对联。

省得以后再换了。

此时大院里十分的热闹,因为今天将迎接来七年来最热闹的一个除夕夜了。

第415章 去留两难的索爷

现在的高价商品基本上退出了市场。

虽然糖果、糕点、罐头、茶叶这些东西还是按照定量来的,但是至少鸡鱼肉蛋这几样是敞开了卖的。

吃的方面倒也不是太差。

而且今年大院里大部分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。

48尺的布票持续了四年,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缝缝补补过来的。

今年布票的量涨了。

工人和干部是27尺,居民是195尺,大中学生是225尺。

一年的衣服不够做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。

但是做一套冬季衣服还是够的。

当然了,看着挺多,但是如果不节约一点的话,打补丁就不够了。

这年头的补丁可不是小补丁,都是大补丁,特别是孩子,当天打了补丁,晚上就磨毛边的不在少数。

当然了,回来少不了一顿胖揍。

甚至混合双打。

而且家里毛巾、蚊帐、袜子什么的都收布票。

这些票里,还包含了每人36尺的鞋用布票,用来做千层底用的。

“乖乖,秋菊,你们家今儿得弄多少肉啊!”

王大妈路过家门口,看着王秋菊在那里和饺子馅,一阵的羡慕。

那馅料直接是用盆的。

王秋菊呵呵一笑:“没多少,剩下的都是菜。这不是我们家老大和广志他们单位发了一斤猪肉嘛!都搁里面了。”

今年主食从大米换成了饺子。

再烧几个菜就够了。

听到这话,王大妈一阵的羡慕:“你们家老大爷能耐啊!在厂里也是个大干部。”

一个月五十块钱。

不少了。

而且还有一个大肚子的媳妇还在上班。

五十块钱,一个月。

当年大院里也就王大爷工资超过赵大爷。

现在呢?

前有史静的父亲,后面又有杨小刚和曲颖拿到五十一个月,已经不算是拔尖了。

问题是他们家人多。

条件并没有比别人家好太多。

至于杨小乐家,人是多,问题是杨小刚是干部,还有个经常“资助”他们家的大伯。

也是整个大院羡慕的存在。

王秋菊也就是呵呵一笑。

“你们家建军马上也要考上大学了,以后也是个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