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他的夏天遥不可及 第1节(2 / 3)

在纽约重逢,夏知遥飞来谈项目,助理拿错了行李箱,她在哥大校友群发了条求助。周越看到消息,几乎没想就回了她,开车去酒店,帮她换回行李。

几天后,他和朋友在哥大草坪踢球,远远看见她,穿着剪裁利落的套装,黑发红唇,正陪客户在校园里走。

她站在那里,像是从十六年的回忆里走出来的幻影,却比任何一次回忆都要真实、都要鲜活,那些被他小心翼翼压抑了十几年的情绪,在这个意外的瞬间,全部汹涌而出。

他像个还没长大的小男孩,拽着她撒娇,说请她吃饭,她笑了笑,点头答应了。

饭桌上,他试探着问她最近过得好不好,她淡淡地说:“挺好的,我男朋友也在北京。”

那一刻他就知道,自己没有机会,可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热,他以为是情绪的过载,结果真的高烧不退。

夏知遥留下来照顾了他一夜,她帮他量体温、喂药,给他做饭,连乱糟糟的厨房都收拾干净了,动作熟练又安静,像是她从未离开过他的生活。

周越醒来的时候,天刚亮,他转过头,看到她靠在地毯上睡着,那一刻,他分不清是药效还没退,还是自己爱得太久,终于产生了幻觉。

可她真的在那,就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。

后来她还是走了,夏知遥站在门口整理手提包,灯光照在她的脸上,柔和又遥远。

她回头看了他一眼,眼里有不舍,也有温柔。她轻声说:“照顾好自己。”

门关上,发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轻响,他站在原地,盯着那扇门看了很久。

房间又归于安静,像一切从未发生,餐桌上摆着她为他准备的早餐,冒着热气,孤零零地放在那里,空气中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,却留不住她。

那一刻,他觉得自己精心维持了二十多年的世界,轻易地坍塌了。

他们从未真正断过联系,却始终隔着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,不远不近,不多不少,像两颗维持各自轨道的星球,偶尔交汇,却从不相撞。

分别后的第一年,是周越在靠近。

那时他刚进bckcastle,每天忙到凌晨三点,脑子里全是dcf模型、估值参数,还有客户没完没了的变数。

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,终于点开微信,发了一条消息:

【你在项目评估阶段会怎么说服客户这事值得投?】

她很快回复:

【不是回报率,是叙事。】

【大多数人不是在算数,是在找理由说服自己。】

周越那一刻才真正意识到,她一直都有着对人性的敏感、对选择本质的理解、对复杂世界的掌控感。

她懂得什么时候给出数据,什么时候制造想象,懂得冷静表达,也懂得在关键节点给出温度。

她不是在教他,她只是点了一盏灯。而他确实在那一盏灯下,看清了很多。

那段时间他需要她,一个人初闯华尔街,客户、模型、投委会接踵而至,身边全是履历漂亮、经验老辣的人,他几乎每天都在被比较、被挑剔。

可她的几句话,总能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拉他一把,一两句,却像深夜走廊尽头那盏不灭的灯,照得他不那么慌。

后来他渐渐习惯了这里的节奏,也慢慢站稳了脚,晋升,谈判,漂亮的项目,董事会点名认可……他知道,他早就不是那个深夜发消息的学弟了。

他成长得比自己预期更快,那些当初拽着夏知遥不肯松手的日子,最终把他推向了更强的自己。

但他始终记得,是谁曾在他最难熬的时刻,替他把世界照亮过。

夏知遥也开始慢慢把一些她不太想让别人看见的困惑发给他,那些话,她不会对别人说。

可每当深夜临近,她却会像打开一个只属于她的窗口,把藏在专业光环背后的不安,悄悄投进他的世界里。

有时是投资判断的犹豫:【你觉得这个结构在你们机构眼里算有吸引力吗?】

有时是现实操作的难题:【飞灵总部在美国有什么动向吗?最近一直收不到回款。】

周越总是认真对待,她发的资料他逐页仔细看,结合团队案例分析,甚至熬夜给她写了一份完整的投后优化建议表,逻辑清晰,数据有源。

她沉默了许久,最终只回了一句:【你现在比我厉害多了。】

他盯着那行字,眼底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温热。

她从不说多余的好话,也从不轻易依赖他,可那一瞬间,他知道,她是真的开始把他,当作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人,而不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小男孩。

他从未奢望她会回头,从没敢想她会爱他。但当她愿意在脆弱时把最难解的问题递给他,那份信任,就已经足够动人。

偶尔,她也会在北京的深夜,发来只言片语。

【周越,你有没有那种,明明做了所有努力,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?】

【是不是有些事,咱们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