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62章(2 / 2)

川铜矿和易门铜矿的探矿还没有成果。即便完成探矿,亦需时间冶炼铸钱。现在停印宝钞,恐会再生钱荒。】

朱元璋发行大明宝钞的原因之一,就是缺铜带来的钱荒。

当初他甚至“令私铸钱作废铜送官,偿以钱”,不仅不追究私自铸钱者的罪行,还得用钱去补偿。

各行省宝泉局宝源局因缺铜而责令百姓交铜,百姓不得不毁掉器皿交给官府。

虽然一个月前秦念说出诸多矿区,其中东川铜矿和易门铜矿最适合大明开采,朱元璋已经派人去探矿。

但探矿之后,还需要采矿、筑炉、出铜、将铸材从矿场运抵各地铸造局、再铸币。

想让铜钱替换宝钞,至少得三年。

………

秦念当然想到了钱荒的问题。

以大明宝钞的贬值速度与贬值程度,继续印钞就是饮鸩止渴,重建信誉的难度只会更高。

只能立即叫停。

每年发行的大明宝钞价值约588万两,算上新钞到旧钞之间的贬值,停印宝钞的第一年就得有四五百万两白银流入市场,才能填补空缺防止钱荒。

至于第二年和第三年——

一是白银又不会像大明宝钞那样贬值,不会再有这么大的缺口;二则开海输入的白银会逐年增加。

【秦念:在你表态将会停印大明宝钞的时候,你继续印钱也是印一堆废纸。】

【朱元璋:……】

看着又下跌五名的民心,朱元璋竟是无言以对。

旧钞贬值程度远超新钞,就是因为旧钞兑换新钞受限。

如今他已经说出将会重铸铜钱,那么大明宝钞无论新旧,在此刻就已是近乎废纸。

事实上,他反而惊讶于民心居然只跌了五名。

洪武朝人数最多的农户,家中并无多少宝钞,他们往往是在不得不使用宝钞时才会兑换,为防贬值还会尽快花出去。

知道大明宝钞就是抢钱之后,他们不敢让陛下还债,也不愿再“借钱”给陛下。

废除宝钞、重铸铜钱,对于农户而言利大于弊。

比起很少使用宝钞的农户,官、军、匠、灶、商才是废钞受害者重灾区。

匠、灶和底层官吏军卒还好,虽然工食、盐本、月粮等都折钞或全给钞发放,但贫困的他们也是拿到宝钞就得用,家中也没多少存额。

若是以后不再折钞发放钱粮,对于他们来说求之不得。

家中积压宝钞最多的群体,是文武高官、卫所军官和民间商贩。

他们人数不够多,再怎么愤怒,也只能让皇帝的民心降低几个名次。

但这些人若是怨恨朝廷,也最容易动摇社稷。

【秦念:朕说过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你要是不还钱,你朝以后就别想再推行纸钞,商业也不可能追赶宋朝。】

【朱元璋:请秦皇直言。】

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他最该信任的人其实是秦念——

都是皇帝,属于“同一阶级”,没有利益纠葛,民心居首也足以说明秦念的能力。

即便秦念喜欢用言语算计他人。

方才朱元璋只是解释大明缺铜就遭到算计:

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宝钞将会废除,哪怕他再印新钞,大明宝钞也已经成为废纸。

秦念说是给出对策,实则是逼他就范。

霸道至此,果然是“秦皇”。

遭到秦念的算计,朱元璋却罕见地没有发怒。

秦念的目的不在于利己,这种算计就算不上可憎。

至于欠债还钱——朱元璋已经想通了:

他就是没钱,倭岛的两亿两都不够用来还钱,更何况这两亿两还得开采百年。

秦念要是能想出还债的办法,大明就能重建国家信誉。

就算秦念不算计,朱元璋也会遵循她的对策。

【秦念:你朝从探矿到铸出铜币发行,还需要多久?】

【朱元璋:少则三年,多则五年。】

【秦念:三年后你就可以发行加强防伪、五年迭代、全额换新、隔代作废、可兑换金银铜的二代大明宝钞。一代已经跌了八成,旧钞跌得更多,那三年后就以半成计算。只要看得清贯伯,就能在一年内以二十比一的比率换取二代宝钞。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