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姚栀栀写完卷子出来洗澡,这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。
姚栀栀还认得她,从车里拖出来,又架着这个女人走了那么远呢。
她笑着打了声招呼:“是沈阿姨。”
沈舒云起身跟她握了握手:“多亏你英勇无畏,见义勇为。要不然,我爱人只能跟孩子说,妈妈变成天上的星星了。”
姚栀栀握住女人的手,谦虚道:“沈阿姨过奖了,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
沈舒云拉着她坐下:“这就很不容易了!你创办的杂志我也看了,我孩子很喜欢,还问我为什么首都买不到呢。”
姚栀栀挺开心的:“那我明天给沈阿姨拿一套过刊,可以带回去给孩子看。冒昧问一下,孩子几岁了?”
“九岁。”沈舒云事业心很强,结婚很晚。
姚栀栀明白了,怪不得呢,这正是他们杂志的目标群体。
两人又聊了很多育儿经,相谈甚欢。
临走时,沈舒云留下了联系方式,包括地址和电话号码。
可见姚栀栀在她心里算是很有份量的一个朋友了。
不过她没让姚栀栀送她,低调为好。
姚栀栀站在院门口,目送公婆陪她离去。
一晚上感慨不已,自己不过是举手之劳,真的没有想太多。
祁长霄没有说什么,他老婆的脑袋上,还架着彩虹呢。
果然,第二天刚到出版社,编辑部的同事就热烈鼓掌。
欢迎姚栀栀同志回来,恭喜姚栀栀同志,得到了领导的赏识,被提拔为主编啦!
姚栀栀目瞪口呆,回到办公室,发现桌子上摆着的不仅仅有聘用书,还有首都新华书店发来的杂志订单呢。
别的都好说,赶紧加印啊,多印点,赚钱,赚大钱!
第94章 畅销
首都送来的可是大订单, 要了十万册!
这只是试水,如果卖得好,还会通知他们加印!
这可真是太激动人心了, 姚栀栀赶紧走马上任, 安排!统统安排!
不过这么一来, 得找邮局合作才行,要不然,为了这份订单单独联系市里的运输队,不划算。
不过这年头出版社的架构相对简单, 除了编辑部, 美术部两个大部门外,其他诸如出版、发行、财务等, 都还没有形成专门的部门, 而是安排一两个员工负责,这些员工一般都在一个大的工作间里, 每个人一张办公桌。
联系邮局自然交给负责发行的员工, 不过姚栀栀有点担心。
这个员工姓顾, 不爱说话,有时候编辑部喊她开会, 她也只是坐在角落里, 低着头,闷声不响的。
这么内向的性格,能做好发行吗?
也许只有计划经济时期可以混水摸鱼了, 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,必然要吃大亏的。
不过姚栀栀还是打算观察看看,便喊了一声:“小顾,过来一下。”
小顾也是老员工, 胡佳时期的幸存者。
大概胡佳也没有本事让她开口说话,没本事让她屈服。
对付这种闷葫芦,姚栀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,总之,她不会摆官腔耍官威就是了。
她用非常平和的口吻开口:“首都那边的订单需要邮局帮忙运送,你去跑一趟,邮费的事谈一谈,回头找会计报备一下。”
小顾点点头,拿出工作簿记上,又不走,就这么傻等着。
姚栀栀头疼,忍不住抬头看了看,长得四平八稳的,五官端正,但是眉眼之间总是有种柔弱的无助的感觉。
看着像是那种很好欺负的老实人。
不过能从胡佳时期幸存下来,应该多少是有点真本事的吧?
希望是的。
姚栀栀叹了口气:“没别的事了,你可以走了。”
小顾真就扭头走了,果然,等了半天就是等姚栀栀的这句话,这人就像是老掌柜手里的算盘,姚栀栀拨一下,她就动一下。
离谱的哎!
姚栀栀服了。算了,三十来岁的人了,想改也难,就这么地吧。
小顾出去后,小宋进来了,她去了趟吴伟家里,得到两个关键信息。
第一,吴伟的妈妈还没到晚期,不需要他辞职在家照顾;第二,新来的那个小赵,跟看门的赵大爷是同族同宗的亲戚。
“姚主编,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证据,不过这事真的透着古怪,你最近千万小心啊。”小宋是个非常细心的人,她的提醒不无道理。
姚栀栀明白:“放心,我会注意的。”
忙了会儿工作,小蒋也进来了,今天这里真是热闹,跟过节似的。
姚栀栀笑着让她坐下说。
小蒋是来给姚栀栀道喜的!关了门,从兜里拿出一个水灵灵的脆桃:“姚主编,给你!”
姚栀栀礼尚往来,打开抽屉摸了摸,掏了个肉松饼给她。
小蒋挺馋的,没有客气,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