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好糯米,第二天,顾溪带着两个妹妹,和被送到她们家玩的顾团团一起去借邻居家的石磨磨糯米,等磨好后送他们家一些糯米粉作报酬就行。
姐妹三个轮流磨,很快就将糯米磨好,然后提回家里去做汤圆。
顾溪打算做几种口味的汤圆,有花生芝麻口味的,有红糖口味的,还有果酱口味的,都是甜口的。
想到大家的口味不一样,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甜口,她又做了咸口的肉汤圆。
徐愿生姐妹俩还是第一次知道,做汤圆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。
不过她们没多问,还以为京市那边是这么吃的,普通百姓对京市总有一种自己强加的幻想,只要说是京市有的,就绝对不会怀疑。
在这个信息不灵通的年代,京市就是这么权威。
顾溪领着妹妹们和顾团团一起做汤圆,做好一些后,让徐怀生和顾团团给邻居们送些过去。
两人送完汤圆回来,就见乔慧抱着女儿一起过来了。
乔慧是过来帮忙的,见她们还没做完汤圆,将睡着的女儿放到徐愿生姐妹俩的床上,让她在这儿睡,她洗干净手一起帮忙。
顾溪将这篇故事已经写得差不多的事告诉乔慧。
“这么快?”乔慧很惊讶,还以为要等过完年后,她才开始写的。
顾溪说:“先前听了叶嫂子娘家的事,就有些灵感,这些天一直在写,只是天气冷,每天写得不多……”
乔慧听完叶凤花娘家的事,眉头不由拧起。
她见不得这种事,不管是重男轻女,还是女性被压迫的社会现象,都让她无法忍受,偏偏这种事十分常见,让人心里不忍。
虽然伟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,然而更多时候,妇女仍是受压迫的对象,要为男人的利益让步。
乔慧心里有些沉重,对顾溪说:“这个故事,你好好写。”
她心里叹气,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,就像叶凤花这样,不要被亲情和世俗的偏见裹挟,勇敢地挣脱,活出自我。
顾溪笑了笑,“我知道,会仔细琢磨的。”
-
傍晚,顾远扬夫妻下班过来,大伙儿一起吃了热气腾腾的汤圆。
吃完汤圆后,时间还早,得知部队今晚有电影和文艺表演,于是便拿着小凳子,一起去部队的广场那边看电影,顺便带了瓜子、花生等零食过去,可以一边吃一边看。
徐怀生尤其高兴。
除夕因为下雪,没能去看部队的表演,没想到元宵节还有。
她和顾团团走在前头,一人拿着一张顾溪做的折叠小凳子,一蹦一跳的,十分欢快,顾溪和沈明峥、顾远扬、季雅、徐愿生走在后头,乔慧和高参谋长因为孩子还小,没有去看表演。
他们来到广场时,电影已经放映到一半,并不影响徐怀生的热情。
一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电影。
沈明峥坐在风口处,为顾溪挡风,从军大衣的口袋里拿出瓜子,问她要不要嗑瓜子。
顾溪也穿着军大衣,手里还抱着热水袋,要是没热水袋,她都不想出门吹冷风。
她不想伸手,朝他道:“大哥,你给我剥。”
沈明峥给她剥瓜子,剥一个就递到她嘴边,她张嘴吃。
顾溪看了会儿电影,一边看一边和他嘀咕电影里的情节,时不时发出点评,说哪里不合理,哪里拍得好,听起来极为专业的样子,但只要熟悉网络的人都能听出来,她就是纸上谈兵。
架不住这年头的人不知道网络,也没混过,一个个被她说得愣愣的。
徐愿生终于忍不住,“大姐,你少说几句吧,我都不能专心看电影了。”
大家挨坐在一起,她说得再小声也能听到。
亲眼看过顾溪和张挽霞、叶凤花怎么掰扯的场景后,徐愿生也知道自己这大姐嘴巴很能说,很容易就会被她忽悠。
季雅笑道:“我觉得溪溪说得挺有趣的。”感觉比看电影更精彩。
她也是个不怎么喜欢看电影的,相比之下,她更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看医书,学习技术。
要不是为了陪女儿,估计她都要回家了。
看完电影,他们又去大礼堂看表演。
这算是部队的元宵节晚会,表演的是文工团,女兵的表演青春亮丽,男兵的表演刚劲有力,和后世那花里胡哨的舞台表演不一样,终于让顾溪看出了不一样的美。
特别是文工团男同志的表演时,她看得目不转睛,盯着台上一个举着红旗舞动、面容过分俊俏的男同志看了许久。
这帅气有力的动作,正好戳在她的心巴上。
沈明峥:“……”她喜欢这种的?
晚上睡觉时,沈明峥有些吃味地说:“你喜欢那样的?”
“哪样?”顾溪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“文工团男同志的表演时,我看你好像很喜欢举旗的那个。”
顾溪恍然,然后

